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风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风向(1 / 2)

最关注日本的不是共和国,而是美国。

朝鲜临时政府发表外交声明后,弗雷德里克将韦斯特伍德请到白宫。再过半个月,韦斯特伍德就将入主白宫。

按照相关法律,韦斯特伍德必须在就职前一周完成组阁工作。

组阁的最大问题不是挑选包括14位部长在内的30多名重要官员,而是让总统提名的内阁成员在国会两院中得到多数支持。

与弗雷德里克组阁时不同,韦斯特伍德代表的民主党没能在国会中占据多书席位。

因为总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过问所有国务,除了重大决策之外,大多数政府工作由以国务卿为首的内阁高级官员负责处理,所以内阁官员的人选决定了政府的基本政策,也决定了各个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从2024年12月开始,韦斯特伍德一直呆在华盛顿。

除了偶尔参加公众活动、与弗雷德里克商讨重大事务之外,韦斯特伍德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党派领袖、国会两院领袖、各大利益集团商讨确定内阁人选。

因为国务卿是内阁“领袖”,所以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国务卿的人选。

一般情况下,总统会提名一名能力出众、手腕强大、与各大集团关系密切、深得公众信赖的人员出任国务卿。克林顿的奥尔布赖特、小布什的鲍威尔与赖斯、贾培尔与罗迪克的林奇、以及弗雷德里克的莱斯利,均是才华出众的国务卿。用外界的话来说,一个好总统不如一个好国务卿。由此可见,国务卿在美国政局中的重要性。

经过几轮磋商,韦斯特伍德提名的菲利普.布鲁德林得到了国会多数议员支持。

早在10多年前,贾培尔当选总统时,年仅39岁的布鲁德林就有机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务卿。当时,布鲁德林拒绝贾培尔的邀请、决定留在佐治亚州当州长,曾经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以现在的眼光看,布鲁德林的选择没有错。或许早在10多年前,布鲁德林就看出贾培尔不但不会率领美国走出危机,还会把美国拖入深渊。

为了说服当了18年州长的政治家加入内阁,韦斯特伍德“三顾茅庐”,就差“踏破铁蹄”了。

布鲁德林出任国务卿,韦斯特伍德的内外政策基本定型。

与绝大部分美国政治家不同,布鲁德林从来不主张与中国抗衡,甚至反对封锁、围剿中国,主张与中国改善关系,共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全球性大萧条爆发后,布鲁德林在3年之内5次访问中国,力所能及的与中国改善关系。根据州政府公布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4年的8年间,在全美经济缩水近17.4%的情况下,佐治亚州的经济增长了7.2%。虽然年均增长率不到1%,但是已经算得上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经济方面,布鲁德林一直主张在政府政策引导与有限干预的情况下恢复市场秩序,坚决反对用贸易壁垒、贸易制裁等手段封锁他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更反对以保护美国经济的名义破坏自由贸易原则。

军事上,布鲁德林主张“有限防御政策”,即以确保美国国家安全为基础,尽量利用已有资源增强美国的国防实力,避免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进行军备竞赛,增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军事互信,通过建立“全球集体安全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美国的安全。

总体而言,布鲁德林的政治主张更加积极开明,也更加务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