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四十九章 错有错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错有错招(1 / 2)

中印秘密接触,虽未公开,也算不上秘密。

双方紧急磋商之后,北京时间2月10日12点30分,共和国军队首先在传统习惯线以外区域停火,印度军队在有争议地区停止军事行动。

虽然双方都让了一步,但是印度让得更大。

停止军事行动,只是驻扎在藏南地区印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另外一种说法。因为共和国军队未在有争议的地区停火,也就是没有停止军事行动,所以在印度军队停止军事行动之后,等于向共和国军队投降。

对绝大部分参战的共和国将士来说,这绝对是好事。

印军停止军事行动,意味着共和国军人不用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将以类似于军事接管的方式完成作战任务。

对李东石来说,这却不是什么好事。

收到命令的时候,空降1533营已经到达达旺,正与印军交战。为了尽快击败印军,李东石不但呼叫了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还呼叫了空投支援。天亮后,2架y-15b为空降1533营送来了4辆空降战车。虽然有1辆战车在着陆的时候因为偏得太远,掉到山坡上摔坏了行走机构与部分电子设备,但是另外3辆空降战车都安然无恙。对付盘踞在达旺的印军,3辆空降战车足够了。

达旺不是什么大地方,很多地图上都没有这座只有几千常驻人口的小镇,达旺在中印关系上却大名鼎鼎。这里不但是20世纪60年代那场边境冲突的主战场,还是流亡印度的藏独集团头目六世达赖的诞生地。

从地理位置上看,达旺离不丹更近。

数十年来,印度在达旺苦心经营,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从朗嘎帕纳(穆尔贡塞莱格到阿里布尔杜拉尔铁路线上的城镇)到达旺的公路(途径邦迪拉与德让宗),为修建达旺附近的军事设施提供了基础条件,还想方设法的将数万印度人迁入达旺(因为自然条件过于恶劣,所以真正留下来的移民并不多),意图通过改变人口结构达到永久控制达旺的目的。

收复达旺,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不然也不会让空降1533营打主力。

李东石没有立即下达停火命令,因为印军没有停火。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在空降153旅旅部下达的作战命令中没有明确提到是否应该在印军停火前主动停火。按照共和国陆军作战守则,即便在上级下达了停火命令的情况下,如果条件不允许,前线指挥官可以在确定部队没有受到威胁之后才执行命令,在此期间前线指挥官有责任采取行动确保官兵的安全。问题就在这个“采取行动”上,到底是主动进攻,还是暂时规避?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李东石应该在收到命令之后让部队主动撤退到印军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等待印军停火。李东石没有这么做,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既通过战斗让印军“被迫”停火。

这个决定,让李东石上了军事法庭,还差点让他入狱。

接下来数个小时,空降1533营的400多名官兵围歼了盘踞在达旺的印军,歼敌500余人。18点45分,消灭最后一股印军、让张志骐把国旗插到达旺最高的建筑物顶部(建在山顶上的达赖庄园)之后,李东石才下令停火。

虽然在几个小时的战斗中,空降1533营只有7名官兵负伤,且都是轻伤,但是李东石明显违背了上级的意愿,没有按照命令立即停火。

当天晚上,李东石被临阵免职,由张志骐代理营长职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