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八十四章 内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 内讧(1 / 2)

袁晨皓的心情放松下来的时候,杜奇威心情却悬在了半空中。

土耳其安卡拉时间29日中午的时候,杜奇威收到了史塔克从nsa发来的消息,一支疑似共和国陆军精锐力量的高速机动部队出现在了伊朗中部地区。非常遗憾的是,因为nsa的卫星系统受到干扰,所以无法准确判断这支部队的性质。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支部队的行动速度超过了每小时100千米,因为当侦察卫星在30分钟后再次到达时,该部队已经在50千米以外了。

行军速度超过每小时100千米的地面部队,绝对不简单。

要知道,在21世纪初期,即便在理论上,也没有任何一支主力地面部队的行军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千米,因为当时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主战装备的最大公路行驶速度都在每小时70千米以下。直到dz-31a与db-30a为代表的,战斗重量在30吨左右的主战坦克与24吨以内的步兵战车问世,地面主力部队的理论行军速度才超过每小时100千米,而实际情况下,没有哪支部队会以这么快的速度行军。原因很简单,以最大速度行军,战车动力系统与行走机构的将严重磨损,故障率也将大大提高,部队的作战效率将大大降低,甚至无法在到达战场上投入战斗。即便在印度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创造的最大行军速度也在每小时70千米以内,只在进行战术突击的时候,装甲部队才会以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速度进行冲刺。

毋庸置疑,那肯定不是伊朗陆军的作战部队。

问题是,杜奇威也无法肯定那一定是共和国陆军的精锐部队。

第一战斗单位威名在外,凌云霄更是大名远扬,可是这个猛将没有理由让部队在行军途中耗尽全部力量。再说了,就算如此,凌云霄也有理由安排一支佯动部队,让对手做出错误判断。

让杜奇威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很简单,那支部队的规模要大不大、要小不小。

按照nsa提供的情报,该部队的人数应该在1000人以上,相当于2个加强营或者3个普通营。如果是在前面开路的先头部队,无疑太大了一点,毕竟第一战斗单位的总兵力也就2万人,其中真正的一线战斗兵力也就5000人左右,没有理由拿出1000多人来充当开路先锋。如果是主力部队的话,那就太少了,就算凌云霄把支援旅与炮兵旅留在了后面,还有大约八成的战斗人员去了哪呢?

直到29日傍晚,杜奇威才改变了看法。

这支一直在向伊朗西北地区前进的部队只在当地时间14点30分左右做过一次持续半个小时的短暂休整,随后又继续上路了。到天黑前,这支部队已经在美国军事侦察卫星的眼皮子底下,在伊朗的高等级公路上前进了700多千米。也就是说,该部队在一个下午的行军量就等于美军一天的行军量。更重要的是,该部队没有减速前进,或者找过地方过夜休息的迹象。也就是说,这支部队很有可能在天亮前到达伊朗的西阿塞拜疆省。

毋庸置疑,这绝对是共和国陆军的精锐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