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三十一章 两重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两重天(1 / 2)

进入12月,国际局势在剧烈变动中出现了峰回路转的苗头。

12月3日,共和国国务院总理雍玉刚结束中亚五国之行,从阿斯塔纳启程回国。

虽然在此之前,国际舆论一致认定共和国当局会借此机会,将《罗马条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向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推销”该条约,并且向亲俄的哈萨克斯坦当局施加压力,但是在访问期间,雍玉刚没有向中亚各国提到与《罗马条约》有关的事情,也没有向哈萨克斯坦当局施压。

回国前接受多国记者联合采访时,雍玉刚明确提到,共和国致力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会做出任何有损中亚各国安全与稳定的事情来,更不会容许其他势力破坏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也许这个回答,最能解释雍玉刚的中亚之行。

按照nb等美国新闻媒体的解读,雍玉刚的中亚之行,肯定向5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传达了共和国当局的态度,即任何破坏中亚地区战略平衡的举措,都将被视为对共和国的利益与安全构成了威胁,是对共和国的直接挑战,而这一态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震慑中亚五国,而是通过中亚国家、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当局传递给俄罗斯,让正在试探共和国底线的俄罗斯当局有所收敛。

说直接一点,共和国当局对俄罗斯的挑衅行为已经感到非常不耐烦了。

问题是,两家美国电视台并没对此感到担忧。以当时的情况来看nb能够沉得住气,肯定掌握了内幕。

两天后,局势就变得更加明了了。

12月5日,在宣布了第二批换装部队名单之后,俄罗斯当局并没立即进行大范围军事调动,而是让计划换装的20多个师呆在驻地,等待最新命令。

这次,半岛电视台抢先做了全面报道。

按照这家阿拉伯新闻媒体的报道,俄军没有像上次那样,让换装部队前往边境地区的训练场,以此加强边境部署的原因只有一个:换装所需的武器装备还未运抵俄罗斯,即俄罗斯当局还没有办法立即为20多个师换装。

这下,也就不难明白nb的沉着冷静了。

众所周知,早在印度战争之后,美俄间的坚冰就被打破,双边军事合作逐渐展开,主要合作模式就是由俄罗斯提供资源,美国提供技术,共享先进军事成果。虽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的军工体系仍然独立发展,俄罗斯当局也没有放松相关管制,比如禁止美国企业吞并俄罗斯的军工企业,禁止美国企业在俄罗斯独资兴建军工厂,禁止美国企业单独参与俄军招标等等,但是在技术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俄罗斯当局不得不针对实际情况做出妥协与让步,比如早在2038年,俄罗斯就放弃了公制单位下的电磁炮口径标准,采纳了美国的英制单位口径标准,即以炮弹质量为450磅、800磅与1000磅将电磁炮分成3个等级,各自限定使用范围。到2050年前后,受到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影响,俄罗斯当局加快了军事标准的转型速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