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龙啸大明> 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二)(1 / 2)

锦衣卫的名字即使是在三百多年以后,也是大大有名的,更是武侠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的常客。

既然穿越到这个时代,商毅自然也对锦衣卫做了一番全面详细的研究:锦衣卫的全名为“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和后来的东厂、西厂一样,都是明朝的特务机构,合称为“厂卫”。

锦衣卫分有南北两个镇抚司:南镇抚司主管一般卫、所部队人员的犯罪侦查、审讯、判决、情报以及军事武器之研发事项,等同后世之宪兵队、军事法院、军事检查署以及军备局的结合体。而北镇抚司主管各地藩王及官员秘密监视、肃反肃贪,独立侦讯、逮捕、判决、关押拘禁(诏狱)以及反间谍事项。类似于后世美国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香港廉政公署的综合体。

一般来说,北镇抚司的权力要大于南镇抚司,因为北镇抚司有专理诏狱的权力,可以不经三法司授权,直接听命于皇帝取旨行事,并在狱成之后,甚致可以不通过锦衣卫指挥使,直接专达皇帝。而且就是在锦衣卫中,官不掌诏狱者,亦不得干预其事。同时北镇抚司也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朝鲜万历之战中,就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保证了明军的胜利。

后世对锦衣卫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因为锦衣卫拥有相当的特权,无形中也令他们有资本可以胡作非为、而又得到了皇权的庇护,不会被追究责任,造成了社会的动荡和朝廷的混乱,以及当时人们对锦衣卫的恐惧。在后世甚致有人说明朝不是亡于流寇,而实是亡于厂卫。因此总体来说,锦衣卫还是毁多于誉,由其是在魏忠贤独掌大权的时代,流传着许多关于锦衣卫的恐怖传说,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份是东厂、西厂做的,但在一般人看来,厂卫实际是一体的。

而正因为如此,到了崇祯时期,魏忠贤倒台之后,在朝廷中要求取消锦衣卫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崇桢虽然并没有取消锦衣卫,但也戒于魏忠贤的教训,还是极大限制了锦衣卫的行为权力,所以终崇桢一朝,锦衣卫也没有闹出什么事来。不过因此也有人认为,正因为崇祯时期,锦衣卫权限大为削弱,才使官员缺少了监督,导致官场腐败变本加厉,也间接引起大明朝的灭亡。在后世,关于锦衣卫的功过得失,也引发过不少口水大战。

商毅不想对锦衣卫进行多评价,但对他们还是敬而远之为好,由其是在自己还没有成势之前,更不想和锦衣卫扯上什么关系,只是事情并不按他的想法发展,倒底还是遇上了锦衣卫。

不过抱着即来之则安之的心里,商毅跟着来人,来到了这群锦衣卫中间。

大概是因为被穆陵军所救的原因,这群锦衣卫对商毅还比较客气,没有拿腔作势,不过这也许和锦衣卫在崇祯时代并不得志有关。通报了各自的姓名和身份之后,商毅才发现,这批锦衣卫的来头到不小。

带头的是同知沈扬,佥事刘知用、镇抚赵从夫、周威,其余还有千户四人、百户四人、总旗、小旗、力士、校尉等等。

商毅听完他们的身份后,也吓了一跳,他知道,锦衣卫官员设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从四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职尚有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等。下属还有将军、力士、校尉等职位。那么这一次锦衣卫出动了一个二把手,一个三把手、两个四把手,这个阵容可不算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