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龙啸大明> 第三百六十四章 飞剪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四章 飞剪船(1 / 2)

飞剪船是有十九世纪早期,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代表了风帆船的巅峰技术水平。而飞剪船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快”。

在十七世纪中期到十八世纪,欧州风帆船的速度在正常顺风下,一般在五至六节之间,少数快船可以达到七至八节。而飞剪船的时速,却能达至十二至十四节,最快的飞剪船,甚致能够达时速十八至二十节。因此在飞剪船出现之后,也创造了一系列风帆船的速度记录:

一天的最快航程为703公里,平均时速15.8节。

从英国利物浦横穿大西洋到达美国纽约,只有十三天时间。

从英国伦敦绕好望角到达澳大利亚墨尔本,只用五十九天时间。

在当时从英国到中国一共有一万六千多公里,单程一般都在六至八个月的时间,而飞剪船的出现,可以使时间缩短到四个月左右。在1866年,曾经发生一则非常著名的飞剪船竞赛故事:在当年的五月二十九日,飞剪船fiery cross(燃烧的十字架)号从中国福州出发;五月三十日,飞剪船ariol(羚羊)号与taeping(塔平)号、serica号也同时离开中国的福州码头,taitsing号于五月三十一日最后离开。

在9月26日上午8时,taeping(塔平)号率先到达英国伦敦的港口,而ariol(羚羊)号仅晚了半个小时,serica号在当天中午到达伦敦,取得第三,另两艘船也于二天以后,都到达伦敦。最快的两艘船都只用九十九天的时间,就跑完了全程。慢的也只用了一百零一天时间。

在风帆船时代,这几乎是一个奇迹的速度。不过飞剪船的辉煌期很短,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因为当时蒸汽轮船以经出现,很快就取代了飞剪船,成为海运的主力。尽管风帆船依然坚持到了二十世纪,但仍然不可避免被时间淘汰。只不过尽管当时的清政府以经输掉了两次鸦片战争,但依然没有认识到,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以经变得越来越小了。

接收了西班牙的帆船,又收纳了沈寿崇的军队之后,目前商毅以经拥有各种海船近二百艘,一千料以上的大船也有近五十艘,仅以船队的数量来说,以经不少了。因此现在造大战船以经不是那么紧迫,而当务之急是先建造快速船,做为侦察,传信之用。因此商毅想到了造飞剪船。

后世的飞剪船不仅是速度快,而且运载量也丝毫不差,在十九世纪中期,大型飞剪船的普遍排水量都在二到三千吨,运载量也相当可观。当然大型飞剪船的速度,要比中轻型飞剪船要慢一些,但也能达到均速十节左右,也相当可观了。

商毅现在到不需飞剪船运货,而是更看中它的速度,同时运用也是以近海航行为主,另外因为是第一次造飞剪船,商毅也是纸上谈兵,因此还是从小型飞剪船开始造起,等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再造大型飞剪船。

听商毅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飞剪船的特点,胡江滨也点点头,道:“这样的船在速度上确实要比一般的船快得多。”

商毅道:“如果先造一条这样的飞剪船,需要多少时间?”

胡江滨道:“一般来说造一条二百料的船只用一个月就够了,加上下水调式,最多一个半月,不到两个月。不过我们都是第一次做长剪船,我看造船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但调式的时间会长一些,我看起码也要两个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