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龙啸大明> 第四百八十三章 新法令(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三章 新法令(二)(1 / 2)

第三条法令是有关教育的。因此也相对争议少了许多。

其实商毅一向十分重视教育,早在穆陵关的时候,他就己空开办了学校,教授少年儿童们一些基本知识。不过当时商毅的地盘小,人口也少,只开一个学校就够了,而招生对像也主要是商家军的子女为主。而现在商毅己经掌握了一个省的地方,治下的人口有五六百万,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不仅是为自己陪养人材,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按商毅的计划,教育将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八至十三岁为小学,十三至十六岁为中学,十六至二十岁为大学。小学以中国传统的基本教育为主,辅以基本的数学、历史基础知识;中学则开始加入天文、物理、地理等自然学科的知识教育;而大学则进行详细分科教育,培养专业人材。

当然教育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四五年的时间也未必足够,因此在目前首先以辅及小学为主,三年以内,争取在浙江全省实现小学的辅及。至少先让自己治下的大部孩子都能够识字,读写和基本的算术。

因此商毅要求浙江各县的教谕,在己经成立了人民公社的地方,每个公社必须开设至少一个小学,面向全社社民的子女招生。而没有成立公社的地方,则以村为单位,进行小学的辅及,力争做到每村一个小学。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二三个村合用一个小学,并且尽可能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够入学。不仅所有入学儿童一率免费,而且小学将向学生提供教材、笔墨、纸张等文具用品,尽量不增加百姓的负担。

对于各县、州以经成立的私塾,商毅也同样承认,因为在小学教育没有辅及之前,私塾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因此商毅也规定,对毎一个私塾都进行注册登记,并且每年发给他们六十两白银的补助。

另外商毅又在浙江大量招募教师,主要以秀才和举人为主,并且给他们十分优厚的待遇,秀才的月薪是十两白银,举人的月薪是十五两白银,逢年节等日子,还另有嘉奖,而这笔费用也一率全部从公务费用中资出。

浙江的文风很盛,秀才举人很多,由其是秀才,几乎每村都会有几个。绝大多数秀材都是出身于一般条件人家,而考中了秀才之后,大多数人都不屑于务农,商毅提供的待遇对他们还是有相当大的吸影力,而且教书也是个体面职业,比务农,经商什么都要高尚得多,也能够满足他们虚荣心,因此很多秀才都来应征,当然也有相当一部份生活条件不好的举人,也来应征。师资力量到是很容易就解决了。

当然要做到这一些,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商毅也规定在第一年里,每个县的教育资金为三千两白银,然后逐年增加,浙江省一共有七十五个县,再加上私塾的补贴和教师的月薪,这一年的教育投入就超过了三十万。

现在商毅手头上资金充足,这笔钱到并不是大问题,但在拔下教育资金的时候,商毅也严厉警告各县,敢私自挪用、倾吞教育资金的,无论是谁,一率杀无赦。

不过现在的重点虽然普及小学教育,但对中学、大学也不是放任不管,但中学首先只是在杭州府地区内成立,杭州府下有九个县,商毅计划先毎个县成立一到两个中学,而在杭州城里成立二到三个中学,然后再逐渐向其他地区普及开。这一方面是因为小学还没普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授中学知识的教员缺乏,因此只能慢慢扩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