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龙啸大明> 第八百三十九章 四川战事(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三十九章 四川战事(二)(1 / 2)

刘进忠投降,也将大西军在凤凰山一带的驻军分布、虚实全部都告诉给吴三桂和尼堪。

得知这时大西军人马虽多,但的几员主将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人这时都不在张献忠的身边,吴三桂认为应该抓住战机,立刻出击,但尼甚对此却半信疑,又担心大西军人马众多,因此也举棋不定。

吴三桂见状,决定独自出击,在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下令以刘进忠为向导,部将高大节率领精锐骑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大西军发起突然袭击。

二十七日清晨,清军隔太阳溪与张献忠的大西军相遇。面对这意外的突然来袭,张献忠率军创促应战,指挥大西军马步兵迎战清军。

中午十二时左右,吴三桂率大军赶到战场,遣部将胡国柱向大西军右翼进攻,郭壮图攻击大西军左翼。自己亲率人马,中路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一直打到黄昏时分,大西军终于抵挡不住,全线溃败。

就在这时,张献忠带着十几名卫士在太阳溪边督战,刘进忠为吴三桂指点道:“这就是八大王。”吴三桂立刻下令,向张献忠齐发乱箭,在混乱之中,张献忠中箭身亡,清军大获全胜。而这时马宝、夏国相也攻克了成都。

在张献忠死后,部将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不敢再向陕西进军,众人合兵之后,决定以孙可望为首,率军向南,在重庆府境内,受到明降将曾英部的阻击,经过了一番激战,孙可望等人军击败了清军,并临阵斩杀了曾英。这时孙可望本打算继续率军进攻,夺取重庆做为川中的立足之地,但这时吴三桂己命大将高大节、王屏藩率军来增援重庆,因此孙可望等人也不敢在重庆停留,率军南下,向贵州方向转移,后来退进了云南。

而吴三桂本来就打算在四川占地割据,在占领了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四川最重要的城市之后,也忙于稳固占领地区,设将守卫,招降大西军的余部,因此也没有去追赶孙可望等人。

这时张献忠的势力基本全部都退出了四川省,而吴三桂抢占了成都、重庆、潼川、夔州等川中地区,而尼堪率领的清军占领了川北地区,而在川南地区,还有不少明朝的残余势力。而四川的战事也暂时告一段落。吴三桂和尼堪各守各自的占领区,暂时也都相安无事,并向北京的清廷报告了四川的战事经过。

玄皇教过去在四川也进行过布置,虽然没有南方这么深厚,但也有一定的基础,打听一些基本的消息和动向,还是做得到的,现在经过了明石姬的改造之后,也都成为商毅现在的情报网络,不也四川和浙江两地,一个长江头,一个长江尾,相隔万里,其间又有千山万水,因此从四川把消息传回来,至少也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去年十一月就发生的事情,一直到今年开年之后,商毅才收到。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离着这么远,就是用信鸽也不好使。

从时间上看,大西军在四川败亡的时间和另一时空差不多,不过清军占领四川的时间提前了,而且吴三桂居然真的挪到四川去了。可以说现在的局势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当然也越有趣了。

不过四川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在中国版图中的地位虽然十分重要,但由于地理位置过于偏避,交通也不便利,始终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有“天下未乱而川先乱,天下未定而川先定”之话。因此吴三桂虽然占领了四川,但恐怕也难成大器。当然也不能对他掉以轻心,因为如果四川和清廷携起手来,对自己来说还是相当不利的。

商毅想了一想,对明石姬道:“我们在四川的情报人员有多少?都是以什么身份隐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