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龙啸大明>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围歼阿济格(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围歼阿济格(一)(1 / 2)

现在的中原战场,确实出现了僵持的局面。在河南南部,中华军的八个军,共计二十余万人马困住了阿济格,正在逐步逐步的侵食着阿济格部的防守阵地。

而在河南北部,中华军的山东军区也集中了近十万大军,攻取了大名府、彰徳府,切断了中原战场清军的北归之路。而在这两个战场的中间,清军在开封一带地区还有近十七万大军,以及目前清廷实际的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在河北地区,清廷也集中了多罗郡王瓦达克部,己及外援的日本、朝鲜军队,共计约有十六万人马,从北方向大名、彰德一线地区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打通中原清军的北返道路。

因此目地双方共计约有六七十万大军,在中原地区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包围夹击敌人的同时,同样也被另外的敌人包围夹击着。

这一复杂局面的造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日朝这两个外部的势力插手中国的内战中的缘故。

本来多尔衮己经作好了打算,放弃大军,转道山西返回北京。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到这个时候,中原战场或许就己经结束了,就算是多尔兖侥幸逃回北京,但清军的大军都丢在了中原战场,商毅计划在中原战场歼灭清军主力的计划,也就能够实现了。

但在多尔衮得知,日朝两国的军队已经到达中国,并且与清军组成了庞大的兵力,进攻大名、彰德一线地,重新打通中原和京师的联通之后,多尔衮也决定暂时留守在开封,等待清廷的援军到达,然后和援军一起南北夹击,击败大名、彰徳一线的中华军,打通返回河北的道路。

这样一来,开封的十几万大军也就都能够被成功的救出,既使是清军在中原战场失利,也没有输光所有的本钱,还有一定的实力驻守河北,与中华军相抗衡。

而中华军要打破这一僵局,重新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实现预定的计划,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豫南战场尽快歼灭清军的阿济格部。如果中华军能够在清军的援军赶到大名、彰德一线之前,或是在初期歼灭阿济格部,那么在豫南的八个军的兵力也都将解放出来,投入到开封或者是豫北战场中去。这样一来,就可以瓦解掉清军夹击大名、彰德一线的计划,将清军主力全歼在中原战场上。

中华军对阿济格部的包围是在九月十九日完成,在阿济格突围失利之后,也一心防守待援,而中华军豫南战役的指挥官,成进和李定国当然知道尽快歼灭阿济格部,对中原战场的重要性,因此在向清军发动全线进攻之初,要求各部队连续突击,速战速决,力争在三到五天内解决战斗。但在进攻开始之后,才发现困难要比想像中的大得多。但想歼灭阿济格部,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为阿济格部全是由清军中的精锐组成,在前期的战斗中,兵力的损失并不大,这时还有人马十三万多人,一共有火枪三万余支,火炮四百五十余门,火力十分凶猛,且在被包围之前,刚刚得到了一次补充因此弹药、粮食都十分充足。尽管清军的武器和中华军相比,有相当的差距,伯在这个时代,防守的一方要远比进攻的一方容易得多,因此清军一但转入全面的阵地防守之后,中华军的攻击也就变得异常的艰难。

最为重要的是,在被中华军包围之初,清军都坚信多尔衮会出兵来救援自己,只要能够坚守住阵地,等援军赶到之后,内外夹击,就可以一击溃中华军的包围圈,反败为胜。因此清军在驻守阵地的初期,士气也十分高昂,作战也表现得相当顽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