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龙啸大明>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中国的殖民时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中国的殖民时代(1 / 2)

因为西印度公司的事情政府机构并不参与,因此在第二天,商毅只是下旨,给中国西印度公司颁发了委任状,并正式封郑成功为西印度公司总督。

而郑成功和郑芝龙父子商量了几天之后,也终于拿出了一个计划,一方面在国内筹资,吸收其他商人投资入股;一方面也在着手准备在印度的开拓工作,而在前期的费用,将首先由郑氏和商毅从内库一起出资。郑氏将出资五十万两白拆合银元五百万元,而商毅也从内库拔出三百万银元,另外林家也出资了一百万银元,这样一来,启动资金就达到了九百万元,在西印度公司成立的初期是足够了。

人员方面主要是由郑成功的旧部组成。但商毅也抽调了二十个人,帮助郑成功主要是付责沟通和协调与英国关系。同时他们也算是商毅派驻在西印度公司的代表。

这二十人中,有十五人都是从军校和师范学校的学生,另外五人也都是商人出生,而且都是参加过访问欧州的航行,在印度停留过相当的时间,也在印度做过一定的调查,另换基本人人都会一些英文,这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而这二十人中的领头者就是陈永华。

在访欧期间,陈永华的表现十分出色,不仅收集了许多有用的资料,并且对英国和印度的情况作了大量有用的笔记记录。在与英国方面的交流勾通中,也显示出了很好的交涉沟通能力,而且还学会了英语的对话和写作能力,可以保证和英国人进行基本的交流,并进行书面来往。因此商毅要中国使团的团长梁秉业开列去印度的人员名单的时候,梁秉业守先将陈永华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位,并且向商毅极力称赞陈永华的才能。

于是商毅这才下令,由陈永华来担任这次派遣去印度的领头者。同时也觉得有些好笑,郑成功和陈永华,本来以为在这个时空里已经没有了交集的两个人,阴错阳差的居然还是组成在一起去了,那么就来看一看,这两个人的组合,能够在印度开创出一个整样的局面来。

同时商毅也拔出二艘三级巡洋舰和二艘四级驱逐舰,郑成功也拔出四条一千料福船,共计出动五百人组成第一批赴印度的先遣队,将在十月份出发。

西印度公司的中国分部设在浙江的松江府上海县。并同立刻向社会征集入股的资金。

这种联合集资,成立股份公司的模式,在东南沿海一带地区十分常见,毕竟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有集中多人才能够达到足够的实力。而且自从中英之间开间进行贸易来往之后,也有一些敢于冒险低商人将商品直接运到印度贩买,以赚取更大的利盅,因此对印度也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在印度成立一个公司也非常感兴趣。

而有一些商人并不知道印度在那里,也不知道印度的作用,但见到西印度公司有官方支持,连皇帝都从内库掏钱投资参股,当然也使不少商人对西印度充满信心。于是愿意出资入股的人有不少,其中不乏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大商人。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有许多的投资意向,前景十分让人看好。

当然在筹备成立西印度公司的同时,南京方面也在加紧的准备着商毅的北巡行动,北京方面和沿途的各府州县等地区也郄己经接到了南京的通告,也在做着接待的准备工作。

同时针对清廷的余众在蒙古拉陇蒙古各盟旗,企图组成连盟,与帝国对抗的活动,统战部也决定,在秋季之后,集中北京、甘肃两个军区的兵力,向蒙古发动一次军事行动,目标是将帝国的疆土扩大到长城以北的地区,收复张家口以北、热河、察哈尔、以及归化土城默特等地区,彻底清除清廷在蒙古的势力,使帝国的北疆初步稳定下来,并且争取能够收服蒙古各盟,或者是收服一土个蒙古盟旗,并对蒙古其他各盟造成巨大的危摄力,使其不敢再轻易的与帝国为敌,为下一步收服整个蒙古地区做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