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雪沉沉> 第57章 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雪(1 / 2)

去李萌家的第三天就开始下大雪,寻常时日里都是小雪,稀稀落落的,原上的草色枯黄都盖死,天空的大地终于统一了色调,远处的雪花落下的时候,看着是星星点点,近处的雪花是大如拳头,隔着落地窗的大玻璃,安静的看着雪花落在苍白的地上,漫天的雪景,地上的雪白像是一张巨大的画纸。

壁炉里的火很旺,因为温差,玻璃上自动的结上了冰花,手指轻轻的贴上去,便消融掉,在冰冷的玻璃上留下一个椭圆形的手指印,屋子里的宽广的空间,一切都很安稳,走到西侧的门口,开门就是一个露台,一下子呼啸着的冷风夹杂风里扰动的雪就进到这短小的回廊里,风吹进去,摔在地上的雪花随即融化掉。

没想到,外面的风雪竟然如此猛烈,这房子还可以安然无恙。相安无事的时候,再怎么激烈的、恶劣的气候,都可以称作是美景,当你要融入进去的时候,就是在面临灾难式的痛苦。

还有大概十多天就是春节,有的房子已经挂上红灯笼,街上的人也日渐增多,熙熙攘攘,终年在外闯荡的人大包小包拎着踏上归家的路,大大小小的车辆在街道上缓慢的流动,五颜六色的人群匆忙的穿梭,上了年纪的老人拄着拐杖,也比平日的脚步要快很多……街头的音响震天响,放着时兴的音乐,声浪从街头传到街尾。这是余沉沉从在街上拍的短视频。

基于病情好转,她申请提前回家疗养一段时间,母亲和姐姐接她回家,恰逢是上街购置年货和造访亲戚的日子,她说,梅镇这边儿已经热闹起来,还询问北方的雪。

北方这些天下起了大雪,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她,惊叹于壮观的雪景,北方也挺好,还说要看东北的特色——雾凇。我准备同她讲不久之后我就会回家,回家看她。打好的字又删除,保留最美的惊喜是很有必要的。

李萌忙活着,带着我熟悉这里周遭环境,这才对这座建筑物有一个初步认识,到这时候,我想着怎么讲我要归去这件事情,没有契机,我们有时候一起呆在电脑旁边,做创新大赛的课题,有时候格外的谨慎,有时又脑洞大开,天马行空,最后却没有什么定论,策划案组织了好几个,却没有确定最终的方案,对此,求助于王老师,避免了我和李萌之间的思维争论。

李萌叫我下楼,说要谈钢琴给我听,欢快的表情在她的脸上浮现,看那劲头,是要大显身手一番。斜着头,抿着笑容问:“喜欢什么曲子?说来我弹给你听。”我想了想,”你会弹塞内维尔的《梦中的婚礼》么?”我给她讲,这是自己很喜欢的钢琴曲。

只是略微的顿了顿,那似乎有深刻的念想,“这首曲子是我的特长,我记得未曾同你讲过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不!我不知道,因为听过,比较有感觉。而且,对钢琴曲知之甚少,除了贝多芬和肖邦,好像就记得还有这首曲子。偶然间听到的,觉得很好听,便记下来。”我啰嗦又繁复的解释,听后没有接着再有多的询问,屏气凝神,细长手先抬起来,一下落下去,落在钢琴键上,发出的声音却是悠扬轻柔的。

一首音乐的甘泉般慢慢流进大厅中来。一下子这里成了音乐的殿堂,观众就独我一人。

坦白自己不懂音乐,是让她谅解,生怕自己的论断会影响她的心绪。但是忽略掉的是音乐的魔力,窗外的雪还在下,音乐的律动似乎能带动漫天的雪花缓缓凋落。

音乐所能营造的浪漫主义的氛围能渲染一切外在的环境。

一曲毕了,她还沉浸在音乐里面,而我,对牛弹琴一般的,四周看看,啊呀,雪下得那么大。

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总觉得那有些异常,我走近一看,她的眼角挂着泪水,入境至深,才会如此吧。

手赶忙擦拭,急于去掩盖丰富的情感。

我浑然不知这里面到底珍藏什么样的苦楚或者欢乐,力求避免的对牛弹琴,还真是没有达到要求,到头来她还真就是对牛弹了琴。

这是什么?是附和,是勉强,是在跟自己执拗……是在自己身上找别人的感受。

“你是不是想走了?”我惊愕于她的这个问话,又无力反驳,但对于她的这简单的猜测又好奇怪,第六感太准。

“我总不能老是呆在这儿的,这是你的家。”

“不,你要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不要这样旁敲侧击,没有意思。”

我这就没有话讲了。愿沉默的力量可以到她的心底,给她释怀的力量。

“他们明天就回家,我爸妈,原本计划不回来过年,他们已经同床异梦多年,后来就干脆分居,各做各的生意,互不干扰……而这一次的春节,他们说是为了我,都互相迁就着回来。”

更加迷乱了,因为没有想到,也十分惊叹,房子、家境、环境氛围……几乎此处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着这是一个和和睦睦的家庭,必定是充满温暖和笑声,可李萌的这番话一下就打破了我对这里的臆想。

“不应该呀。”我一边想,忍不住就把自己纠结的东西吐露出来。

她奇怪的看着我,表示匪夷所思,“这有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听完我点点头,金缕衣的内层也不免掺杂破布。

“我能理解,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富贵家庭中间也都有它的烦恼。”

“不!别人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写的那样,没有办法区完全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沿着他的道路走一遍。”

我同她讲,只要是能够团聚,就是一个好的开头,证明一切的过往都还有挽回的可能性。李萌很担心,她怕父母这层还没有完全戳破窗户纸的残败的关系,会崩掉。

长叹一口气,在这空旷的客厅里,叹气的声音都有了回音一般,那么凝重,之所以有某种担心,是对自己父母亲性格的了解。

李萌的母亲的脾性更像是那位女画家李茹,崇尚自由,感性远超过理性的认知,随性而为,格外的相信命运和缘分,所有的一切都会有它特定的命运,自然,这样的一个女人在婚姻方面一定不会受到别人或者外力的支配的,绝对的婚姻自由主义者。在她25岁那年认识了李萌的父亲,那是她在马来西亚采风,时年28岁的李萌父亲在那儿谈一桩进出口生意,是一场偶遇,是一场没有任何刻意而为的相逢。

她被他身上特别的绅士和成熟的气息感染着,他呢?透过那副绝美的面孔后面,看到了这个女人身上的自由不羁,敢做敢为,浪漫的诗书气息;在后面的交流过程中间,彼此都认为对方就是自己想要一生为伴、白头偕老的人。认识之后的第二年订婚,第三年结婚……但是婚后两年多的时间,各种各样的琐事的叨扰还有本身性格上的迥异凸显出来,到李萌出生后,便激起争吵,后来……听李萌讲来大概就是这样。说起父母亲的往事,她时而欣喜,时而愤怒,又感到伤心不已。

“在生活中,过日子的话,应该相互迁就,性格上相互弥补,共同支撑着往前走。”想到自己的家的境况,结合自己的经历,大抵可以这样描述。

“不,不完全是这样的,爱情和幸福都是靠着自己争取来的,天作之合的两个人是不需要相互勉强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